行业资讯
你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基于移动装船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物料精准装载与船舶稳性优化

更新时间:2025-04-23 16:24:22 点击数:

国际大宗散货运输领域正经历从机械化向智能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据国际港口协会2023年度报告显示,全球港口因装载误差导致的年经济损失超24亿美元,其中物料抛洒与船舶失衡问题占比达71%。作为全球散料输送系统创新者,我们开发的第五代智能移动装船机系统,通过多模态传感与算法融合,开创了精准装载与船舶稳性协同控制的新纪元。

Intelligent Mobile Shiploader System.webp


智能控制系统的双重技术架构

物料轨迹精准控制系统

基于ISO 13374-3标准的三维扫描体系采用相位式激光雷达技术,通过每秒2000帧的高频点云建模与亚微米级光斑定位协同工作,将舱口动态建模误差精准控制在±5mm范围内。SmartFlow 5.0控制模块通过气固两相流分析单元构建32种物料的空气动力学数据库,结合多变量耦合补偿器实时解算风速、船体晃动与输送带速的三维作用力场,同步驱动响应时间≤50ms的液压伺服执行机构,以0.02°的俯仰角调节分辨率实现物料流的毫米级轨迹控制。该系统的CFD模拟数据库覆盖从铁矿粉(密度4800kg/m³)到大豆(堆积角27°)的全程物性参数,确保在不同工况下的自适应补偿效能。

船舶稳性动态优化系统

DynaBalance 5.0系统通过分布式传感网络整合16组0.03%FS精度的压力传感器与8轴惯性测量单元,构建多维船体运动监测体系。数字孪生计算引擎每秒处理12000组动态数据,同步更新包含初稳性高度、横摇周期、自由液面惯性矩等26项参数的稳性矩阵,并基于遗传算法优化模块重构装载策略。在实际作业中,系统智能分配散料落点区域——装载煤炭时优先填充货舱两翼60°倾角区域,使重心垂向偏移量缩减82%;针对铁矿石等高密度货物,则采用阶梯式堆载法,将配载效率从行业平均的68%提升至92.3%,同时保有0.5°的横倾角安全冗余。

注:上述部分设备功能及配件为定制方案,需根据实际工况调整配置。

技术参数对比分析

性能维度常规解决方案中瑞移动装船机提升幅度
定位精度±15cm±5mm98%
稳性响应延迟8-12秒0.5-1.2秒85%
单位能耗1.8kWh/吨1.1kWh/吨39%
故障诊断速度45-60分钟8-15分钟73%


应用案例

南非理查兹湾港煤炭出口枢纽升级项目面临着散货装载领域的三大技术挑战:年吞吐量2800万吨煤炭的作业压力下,传统装船系统导致3.2%的物料抛洒损耗;船舶平均横倾角达2.3°引发的作业中断;以及潮汐变化引起的2.8米水位波动对装载精度的干扰。中瑞重工部署的ZRSL系列移动装船机通过三项核心技术突破重构作业范式:

该设备配置的270°全景激光扫描系统,采用128线激光雷达(符合IEC 60825-1安全标准)实现每秒150,000点云采集,在潮汐涨落工况下仍保持±8mm的动态定位精度。SmartFlow 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流体-结构耦合算法,实时解算煤炭颗粒(粒径5-50mm)在落差38米过程中的空气阻力效应,动态调整溜筒伸缩速度(0.5-2.5m/s无级变速),将物料自由落体误差从行业平均的47cm压缩至6cm。

在船舶稳性控制方面,DynaBalance系统通过48点阵列式压力传感器(IP68防护等级)实时监测货舱载荷分布,结合船舶吃水数字孪生模型,在装载过程中智能调节配载方案——当装载高热值动力煤(密度1.3t/m³)时,系统自动采用中心扩散装载法,使货舱左右舷载重偏差稳定在0.28%以内;处理高硫煤(易氧化物料)时则启用分层压载模式,将货舱通风效率提升65%。

项目实施12个月后的运营数据显示:煤炭抛洒率从3.1%降至0.09%,相当于年减少8.7万吨物料损失(价值2340万美元);单船装载效率突破4250t/h,创造南非港口散货装载速度新纪录。船舶横倾角标准差从1.8°优化至0.4°,配合智能压载水联控系统,使船舶离港准备时间缩短73%。该项目获得国际干散货航运协会(INTERCARGO)颁发的「最佳散货处理创新奖」,并入选南非国家港口现代化改造标杆工程。

注:上述部分设备功能及配件为定制方案,需根据实际工况调整配置。


全流程智能化输送方案

作为港口散料处理的全流程解决方案供应商,我们构建的「三位一体」设备矩阵已通过TÜV Rheinland体系认证,实现从物料接收到堆存储备的全程智能化管控。

前端衔接:ZRLD-TU系列卡车卸车机

针对全球港口多样化的来料运输方式,我们开发的第四代卡车卸车机搭载双模式驱动系统(柴油-电动混合动力),可同时兼容欧标(4轴32轮)与美标(3轴22轮)重型卡车的快速卸料。其核心创新在于:

  • 双螺旋破拱装置:采用反向旋转的锰钢螺旋叶片(硬度HRC58-62),破解冻煤、粘湿矿粉等特殊物料的板结问题,处理能力达18000吨/小时,较同类产品提升40%
  • 环保抑尘模块:集成负压除尘系统(PM10排放≤5mg/m³)与声波雾化装置(水耗量0.03L/吨物料),满足欧盟IPPC指令要求
  • AI车型识别系统:通过3D激光扫描(精度±15mm)自动调整卸料臂工作参数,适应从40英尺标准集装箱到超宽体矿用卡车的全谱系车型

中端输送:封闭式管状带式输送系统

为解决传统皮带输送的扬尘与撒料问题,中瑞重工专利的管状带式输送机采用六边形高分子帘布密封结构(耐磨指数≥20000转),在保持3.5m/s带速的同时实现零外溢输送。关键技术突破包括:

  • 智能防偏摆系统:基于光纤传感的实时跑偏监测(灵敏度0.5°),配合液压自动纠偏装置(响应时间≤0.3秒)
  • 多点驱动节能技术:通过功率分配算法优化电机负载,在3000米输送距离内降低能耗32%(对比传统设备)
  • 快速检修通道设计:模块化拼接式检修舱门(开启时间<2分钟),较传统结构维护效率提升60%

末端处理:ZR系列伸缩堆料机

我们的伸缩式堆料机通过多关节液压臂(自由度≥7)与智能布料算法的结合,在半径50米的作业范围内实现±15cm的堆高精度控制。其技术亮点体现在:

  • 激光雷达地形建模:每5秒更新一次料堆三维点云图(密度2000点/m²)
  • 物料特性自适应系统:根据堆积角差异自动调整抛料轨迹(铁矿石35°、粮食27°、煤炭38°)
  • 防碰撞预警机制: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识别融合的避障系统(检测距离80米)

生态协同效益数据

指标单机作业模式中瑞产品生态提升幅度
综合能耗(kWh/万吨)21814732.6%
人力需求(人/班次)9366.7%
粉尘逸散率(g/吨)12.50.893.6%

注:上述部分设备功能及配件为定制方案,需根据实际工况调整配置。


中瑞重工深耕散料输送领域二十年,我们的智能装船系统已服务于全球42个主要港口,累计完成超3800万吨物料的精准装载。作为港口智能输送设备制造商,我们持续推动装载误差率向0.1%以下突破,助力客户构建安全、高效、可持续的物流体系。获取定制化解决方案,请访问中瑞重工官方网站或致电全球服务专线:+86-131-6401-6717。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2-2024 zoomry heavy industry co., ltd.

微信

8613164016717

邮箱

[email protected]